深度解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二) 培养文化品格应把握好四个结合
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界近年的热词。作为一门外语语言学科,英语学科离不开语言、文化和思维,修订中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因此提出了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
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界近年的热词。作为一门外语语言学科,英语学科离不开语言、文化和思维,修订中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因此提出了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在《2016中国基础外语教育年度报告》中,高中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夏谷鸣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度解读。本期聚焦“文化品格”。
(一)
文化显然是现代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我们在媒体上、生活中、工作中无时无刻不以某种方式“遭遇”文化,我们都在以各种方式“文化着”(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 1—2,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但什么是文化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给予一个明确的定义。“文化”一词,其相应的英语词是“culture”,源自拉丁词根“colere”,意即“to tend, to guard, to till, to culivate”,指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使之适应于满足食住等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壤、土地的耕耘、加工和改良。后来罗马著名演说家西塞罗在他的“智慧文化即哲学”这句名言中把文化的转义确切地表达出来了,智慧文化的内容变为指改造、完善人的内在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过程(覃光广等,《文化学辞典》, 107—108,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8)。尽管后来在西方思想史上文化有各种不同的定义,从自然到精神的转义还是大致可以反映文化的两层基本含义。
我国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人文社会学的传入,对文化的定义也是五花八门,但《辞海》从广义上解释,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包括了自然和精神上的两层含义。另外,《修订课标》提出的文化品格,其中的“品格”是指内在品行和外显风格,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决定了这个人回应人生处境的模式。而文化品格,主要指学生能够改造、完善自己的内在世界,使自己成为具有理想的文化素养人,并能在今后政治和社会生活,以及跨文化沟通活动中表现出文化素养和能力。因此,《修订课标》明确提出“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
《修订课标》对文化品格的定义首先定位在文化理解的能力和文化认同的态度。这一层面与语言的理解与表达相对应。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体地说,每一个语篇表达的主题、传递的信息都跟文化有关。在听、读、看的过程中,我们理解英语语言的同时也在理解文化信息;在说、写的过程中,运用的是英语,但表达的其实是文化信息。因此,“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与主题、语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密切相关,其中的纽带就是文化知识。《修订课标》提出“文化知识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以及相关的技术发明与创造等;精神文化包括哲学、科学、教育、历史、文学、艺术,也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等”。这些文化知识构成“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下的各种话题内容。
英语学习活动的信息输入过程中,除了对语言的获取外,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理解各种中外文化知识;信息输出过程则是表达自己对各种文化知识的理解。至于是否能够正确理解中外文化,是否能够辨别优秀文化,主要靠介于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间的信息汲取。在此阶段,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各种中外文化知识,正确的价值导向能够引导学生辨别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所以文化的理解能力与文化的认同态度是在语言学习活动中,通过价值观的引导和心智行为的实践提高和发展起来的,并逐渐迁移到现实世界的文化生活中,形成文化意识。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也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生理学上,意识脑区指可以获得其他各脑区信息的脑区,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辨识真伪。《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第五版)》对 consciousness 词条的解释是 when you know that something exists or is true。所以文化意识就是对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文化意识就是有正确的价值观,理解、包容各种文化,认同优秀的文化。这种文化意识是在正确理解文化和辨别、认同优秀文化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修订课标》还在文化意识前加了一个“在全球化背景下”,这反映了英语学科的特点。英语学科是在跨文化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知识理解能力,促进他们对本土优秀文化和国际上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他们的跨文化意识的学科。
文化在本质上是“人化”,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意识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他们成为“文化人”。学生通过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优秀文化的认同和文化意识的形成,确立做人的基本品德,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说人文修养是内化修炼,那么文化行为取向则是外化表现。英语教育中培养的文化行为主要是跨文化沟通能力。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他们的语言不仅需要正确,还要得体。语言的得体性不是纯粹的语言问题,它与文化的理解、包容、认同和意识有着密切联系。在跨文化交际中,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崇洋媚外”;要尊重异族文化,也要认同本土文化;要包容不同文化习惯,也要坚持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
综上所述,文化品格是基于文化知识,在文化理解和文化认同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体表现在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三个方面。
(二)
文化品格的形成是在英语学习中不断实践、体验、反思、发展的动态过程。整个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基本理念是引领的方向。但日常学习活动还需一个指导的标准,《修订课标》按照三个级别水平对文化品格作了划分,级别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行为的心智要求、文化内涵的复杂程度和自我内化的深度上。如对“文化意识与自我修养的提高”的分级:
一级水平:了解中外优秀文化,感知所学内容的语言美和意蕴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级水平:感悟中外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理解和欣赏所学内容的语言美和意蕴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并内化为个人的意识和品行。
三级水平:分析、鉴别文化现象所反映的价值取向,汲取文化精华,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
在心智行为方面,一级水平使用了“了解”、“感知”等反映思维活动的动词。这类动词在布鲁姆的认知目标中,都是最底层要求;二级水平中的“感悟”、“理解”、“欣赏”的认知目标比一级水平的高了一层;三级水平要求学生有“分析”、“鉴别”能力,认知目标又上了一个台阶。
在文化内涵方面,一级水平只是泛泛谈到一般性的“中外优秀文化”、“所学的语言美”、“意蕴美”,这些内容没有明确具体内涵;二级水平明确了“中外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从一级水平的表层要求上升到深层;三级水平定位在“文化现象所反映的价值取向”,涉及文化背后的实质。
在自我内化方面,一级水平提出“正确价值观”的要求,结果性动词是“形成”,可见是表层的程度;二级水平对“正确的价值观”的要求是“树立”,要起到正面影响的作用,除此,这级水平还提出“道德情感”、“个人意识”、“品行”等更加细化的要求;三级水平要求内化“价值观”、“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感”,并“形成”综合性的文化意识和人文修养。
《修订课标》对文化品格三个水平级别按照文化获取、文化比较、文化交流、文化理解、文化意识、文化修养和文化传播等方面作了级别描述。以文化品格二级水平为例:
(文化获取)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方法在课堂等现实情境中获取文化信息;
(文化比较)具有足够的文化知识为中外文化的差异提供可能的解释,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
(文化交流)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能够注意到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运用基本的交际策略;
(文化理解)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和文化自信;
(文化意识)感悟中外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理解和欣赏所学内容的语言美和意蕴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文化修养)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并内化为个人的意识和品行;
(文化传播)有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的英语描述中外文化现象。
文化品格水平等级的描述中,“文化理解”不是指语言层面的理解,而是指一种文化态度,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应有的文化态度。“文化传播”是从“文化交流”中分离出来的,其目的是想强调本土文化在英语教育中也同等重要,调整原先的偏差,突出“国家情怀”和“国际视野”的英语课程目标。
文化品格水平描述的结构次序与语言能力的基本相同,按照文化信息获取、加工、传递的过程呈现,体现了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的互相融合、同步进展的整体。同时,依据文化品格的定义,融合一些需要内化的要求,如“文化意识”、“文化需要”等。
(三)
文化与语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了语言载体,文化就无法得到呈现、传承;没有文化内容,语言就成了机械的符号。《修订课标》倡导的六要素英语学习活动中包括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这两个貌似相对独立的内容,在一个主题下,融合在同一个语篇上,借助学习策略,通过语言技能,实现语言与文化的同步学习。因此,针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品格培养,教师可以从主题、语篇和文化知识着手,先厘清语篇主题的价值取向和语篇承载的文化内涵。
所谓语篇都是基于某一个学习活动的主题。《修订课标》确定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围中包括九个主题群,具体涉及32 项子主题,基本涵盖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教材有关文化知识的具体范围。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以单元为单位,解读单元主题。在区域上,文化可以分本土文化、外族文化和人类共性文化。所以,教师的第一步工作是帮助学生区分中外文化,然后根据不同的文化,通过解读有关信息的背景,从历史或现实意义分析其价值取向。例如人教版现行的旧教材中有个“Friendship”单元。这个主题的价值取向在东西方文化背景中,有许多共性指出。如“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和“患难见真情”就反映了一个共性的价值取向。
教师还可以就此引导学生梳理出一些有价值的文化内涵。另外一个单元的主要语篇取材于《安娜日记》,描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犹太人的遭遇。战争、屠杀、种族迫害等都是世人所唾弃、反对的,和平、自由、平等都是人类所热爱、追求的。又如“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节日是世界各国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每一种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或传统的习俗,即使是类似的节日,不同的民族也有着不同的纪念方式,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当然在具体分析中,要避免公式化,教条式,用空话、大话胡乱套用。
基于特定主题的语篇通过语言传递与主题相关的各种文化信息。这是语篇学习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语篇有一个中心思想(Main idea),并围绕中心思想作细节的展开,但不同的语篇结构,中心思想与细节呈现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语篇类型特点,准确梳理中心思想与细节、细节与细节的关系,并从中汲取有价值的文化知识,如英美等国家地理概况、旅游资讯,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及其成就和贡献,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等。有关文化知识内容标准在《修订课标》中都有明确的建议。
在具体课堂活动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四个结合:
1. 与学生已有的图式相结合。文化品格的培养不同于语言能力的训练。英语语言知识主要来自英语学习活动,但文化知识并不只能通过英语学习活动来获 取,许多知识可能是从其他学科学习,甚至是从课外习得中迁移而来的,文化意识也会通过其他途径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自身资源,在课堂活动中有效激活他们的图式。譬如在许多教材中都设计 warming-up 或pre-activity 等教学环节,这些都是激活学生背景图式的有效手段,帮助学生对有关文化知识、文化意识实现正迁移。
2. 与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相结合。学生在学校是教育接受者,在社会上他们是相对独立的社会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但由于他们是未成年人,价值观还处于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他们对社会会有许多不成熟的理解,对生活会有很多片面的体验。所以,教师既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书本的知识延伸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要将他们的社会生活现象引入课堂里,借助书本知识引导他们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例如污染话题,语篇揭示的人类面临的各种严重污染问题往往不会提供学生现场感,他们会很轻松地学习这类话题。但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与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污染现象相结合,甚至带领他们去实地调查,学生可能会有一种亲身感受,开始有所意识。另外,还可以再通过对语篇的背景分析,寻找污染的根源,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发展、污染等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也不会一味抱怨,态度偏激地看待污染问题。
3. 与学生的心智能力相结合。众所周知,学习过程是离不开思维的过程。学习语言知识是如此,学习文化知识也是如此;提高语言能力是如此,培养文化品格也是如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按照认知规律学习文化知识,正如《修订课标》所建议的“感知中外文化知识——分析与比较;认同优秀文化——赏析与汲取;形成文化理解——认知与内化”,通过一系列从低到高的心智活动,把具体的文化知识内化到文化意识中,逐渐“塑造文化品格——行为与表征”,外化为文化行为。
4. 与学生的语言学习相结合。英语是本学科的根本属性,我们不要把英语课上成语文课、政治课或社会课。要做到这一点,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意识的形成、文化修养的提高、文化品格的培养都必须融合在英语学习活动之中。现行的教材基本都是属于功能型教材,其主要特点是以文化内容为主线,围绕主题思想,设计所需学习的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利用教材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在文化情境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学习文化。譬如词汇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话题建构词汇语义网,也就是话题词汇,与话题内容紧密结合。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育中,文化知识学习与语言知识一样,同属于英语六要素学习活动的组成部分,两者不可分割。通过活动,学生从理解、掌握、运用文化知识开始,逐步达到中外文化理解和优秀文化认同,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明确正确的文化行为价值取向,提高文化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