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Zers,新学期,你们期待的,来了…… 教学 思政 英语 教师 教育...

外教一对一哪家好 2022-03-22 10:44117未知admin

张帆:从游戏里看思政 游戏能与思政结合吗?媒体工程学院张帆老师和教学团队通过《游戏开发基础》《游戏原画设计与虚拟现实技术》《短学期专业综合实践》等课程,尝试探索和回


张帆:从游戏里看思政

游戏能与思政结合吗?媒体工程学院张帆老师和教学团队通过《游戏开发基础》《游戏原画设计与虚拟现实技术》《短学期专业综合实践》等课程,尝试探索和回答这个问题。把中国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等元素融入到教学内容和游戏作品设计开发中,是这些课程的宗旨之一。

2020年,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为了致敬奋战在疫情前线的英雄们,张帆所在的教学团队与学生们共同创作了游戏作品《2D/3D战疫》。该作品获得了2020第三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浙江传媒学院2021年“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一等奖。

2021年,教学团队第一次尝试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合作,与设计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共同开设《游戏原画设计与虚拟场景技术》课程,以国家广电总局重大剧目《光荣与梦想》延展出九大革命红色基地场景串联建党百年,第一次以游戏的形式讲述党史。刚开始,学生拿到该需求时一筹莫展:既要保证电子游戏的娱乐性,又要体现党史教育的严肃性,是该主题的一个难点。为了能达到预期效果,从历史回顾调研、资料收集整理,到程序编写、美术创作,师生无一不尽心尽力。这一次的项目制作不仅使学生们体会到了“建党精神”,也使教学团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最终,作品质量得到了网易、腾讯、电魂等游戏企业的高度认可。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2021年,教学团队开辟了新的设计主题“革命红色游戏”,把教党史、学党史融合到课程实践中,并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浙江省首届高校红色数字游戏创意大赛”,比赛得到了省内各大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报送了一批优秀游戏作品。

此外,全国政协“促进互联网游戏产业健康发展”专题调研组和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徐永吉先后调研和参观了学生的短学期作品展,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张帆认为,游戏与思政的结合能让学生们在学习到专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认识到游戏规则设计过程中的要求:始终必须贯穿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满正能量,一款游戏才能走得更远,这才是未来中国游戏行业人才必备素质的题中之义。”张帆说。

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

王凌飞:一流金课助力学生点亮精神文明的明灯

随着公益广告创作发展空间的不断增大,行业中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投入到公益广告创作伟大事业中来。《公益广告创作》作为我校首开的综合性广告创作课程,在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教研成果。

浙江省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高校宣讲

《公益广告创作》作为校级一流金课已完成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主讲教师王凌飞连续五年获得浙江传媒学院教学考核优秀,曾获浙江传媒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浙江传媒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本课程注重创意公益,润物无声;学践一体,多元结构;竞赛搭台,协同育人;践行思政,立德树人。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课程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第12届全国大广赛公益广告《战“疫”》命题微博赛征集活动。通过线上课程学习与教师指导,学生作品《绿灯行》从全国1348所高校的39851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战“疫”》命题国家级奖项。

在浙江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共青团省委、省广播电视局、省广播电视集团等共同主办的2021年“第四届浙江省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中,《公益广告创作》课程的学生作品从1578件公益广告参赛作品中突出重围,获得出色成绩。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广告学专业的王晨、黄帆同学创作的公益广告作品《我们,想去外面看看》获得影视类作品唯一金奖。这是课程学生连续两届获得大赛金奖,也是王凌飞老师连续两次获得最佳导师奖。

《公益广告创作》课程长期以来致力于教育教学与思想政治引领相结合,在强调学以致用的同时,鼓励学生以广告艺术作品为载体,用自己蓬勃的创作激情扎根传统、讴歌时代;在赋予广告作品丰富公益内涵的同时,引导学生完善自我教育与人格的提升,为推广全社会“行动实现梦想”的公益理念贡献力量。

文学院

俞春放:以语言文字创造新世界

将“中国视野、扎实理论、实干能力、创新精神”作为目标,以“写好中国故事”为教学内容,文学院的俞春放老师和黄竞天、高睿两位老师结合“互联网+新文科”的新时代课程手段,开设了《故事创意与剧本策划》这一课程。他们希望能通过这门课,培养出兼具家国民族情怀、编剧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我们呼吁学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做时代的记录者。”俞春放说。

课程以“四史”和“非遗”两个模块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以长征故事为素材进行创作,以非遗传承人为原型学习人物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对学生的剧本进行评估,进而达到弘扬科技强国精神的效果。

学生以非遗传承人为题材的剧本故事梗概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以“中国故事”为主题,创作了数十个影视剧本,并拍摄了十余个主题短片。师生共同完成的网剧《怪力少女的日常》《梦是甜的》《乌龙书院》,小说《十四岁的长征》等或聚焦美好青春或聚焦美丽乡村建设或关注时代精神,均注重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

师生共同创作的网剧

师生共同创作的网剧《乌龙书院》

小说《十四岁的长征》不仅是这门课的课程训练,还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建党百年献礼作品。俞春放希望能引导学生去阅读历史,创作英雄故事。他认为,这门课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同学们的创作意识已经体现在了课程作品的人物塑造当中,“比如在视点人物小丫身上,不仅强调她作为小红军、小战士的一面,也有意识地去关注她作为女孩子的生命意识。”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体的声音也许没有那么洪亮,但正是这些不可忽视的声音汇集在一起,才成为时代的黄钟大吕。

实训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创作的意义在于建构起一个明确的价值体系,明确何以为之生、为之死。用语言文字或影像材料去营造一个传递美好价值的新世界。

新闻与传播学院

吴生华:在现实案例中站稳中国立场

新闻与传播学院吴生华老师开设的课程《电视新闻栏目研究》针对目前电视荧屏上呈现的各类电视新闻栏目以及互联网视频新闻的特征、样态、制作技巧等,进行专题分析评述。课堂既在理论教学中结合现实案例,又以案例分析形式加强对思政内容的阐述与解读。通过线上案例教学与线下研究性学习,学生们能在课堂上充分吸收理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本课程的内容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指导下,对电视新闻栏目与新媒体融合传播发展历程与规律探究进行设计,分为“新闻传播嬗变概论篇”“电视新闻传播规律篇”和“电视新闻栏目融媒传播篇”三个部分,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立场贯彻”和课程教学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注重思政内涵的线上案例教学

吴生华在线上课程中采用多种具备思政内涵的案例进行实证教学,并结合相关理论概念分析案例。如在讲解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时,吴生华就采用了央视《焦点访谈》播出调查报道《耳闻眼见未必实》作为案例。这一案例中,河南省鹿邑县副县长李帮儒在一次因工作引发的矛盾纠纷当中,口出脏话骂对方是个“屁”。可事实的真相是李帮儒副县长所说的“屁”其实是河南延津方言“皮”,但是在添加字幕时却直接把“皮”字打成了“屁”字,造成了很多网络受众的误解。视频所呈现的“事实”并非原话的本意,所以“耳闻眼见未必实”。通过案例的分析,学生们能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深刻认识到“新闻报道是人类的主观对客观事实的反映”这一道理。

引导更具思辨性的研究性线下翻转教学

课程采用线下翻转课堂开展研究性教学,学生在完成线上学习的同时,还要选择电视新闻栏目融媒传播研究选题,搜集、整理、分析具体的电视新闻栏目融媒传播实例。在选题论证与研究分析过程中,吴生华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立场出发,引导学生探讨电视新闻栏目融媒传播的策略与效果。

贯彻思政于实践,延伸线下红色题材实战摄制

课程开展了实战性线下教学的延伸,把探索红色根脉、家国情怀的厚植融入到实战实践当中去。2020、2021届毕业生创作的纪录片《红村故事》《在这里看见未来乡村》分别入选学校毕业作品联合创作招标项目和自选项目;2019级选课学生创作的纪录片《山村书记的大梦想》获全省大学生多媒体设计大赛微电影组一等奖。

音乐学院

吴晚屏:在“创排演”中孵化课程思政

艺术有感,育人无形,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主讲教师吴晚屏将必修课程《剧目排练》与思政育人高度融合,让学生在剧目中与历史“人物”产生共鸣,达到学史明鉴、汲取力量、坚定信念、端正坐标的育人目标。

该课程坚持“一个中心,多方位切入”的思政教学思路。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以我校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红船往事》的“创排演”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逐步走进台前、幕后,切实地培养一大批“红船精神”的传承人。“多方位切入”则是通过不同剧目多方位切入的手法,将思政教学专题化,例如“歌剧中走进红色党史”专题、“歌剧中走进英雄人物”专题、“歌剧中走进新中国”专题等。

吴晚屏老师在《红船往事》中饰演“王会悟”,她以现身说法,身体力行的方式,感悟和传达“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从2006年承担声乐系《舞台表演基础》主讲教师、2013年担任《剧目排练》主讲教师以来,吴晚屏一直在探索声乐表演专业实践技能集体课程最优化教学模式的途径。近几年,随着学校各种优秀教改课程的先行引导、学院教学改革工作的多方位支持,在她与身后的课题组成员不断努力下,终于形成了关于这两门声乐系必修课程的建设目标与具体方案,并在2021年获得两项校级教学课题立项。

17音乐表演1班的谷安泰在《红船往事》中饰演 “毛润之”,她一方面将课堂中的所学所得用于排练中,另一 方面结合老师指点的唱段,在提升了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又明白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17音乐表演1班的赵梓名在《红船往事》中饰演“尼克尔斯基”。从首演中的普通劳工到复排时的 “尼克尔斯基”,从思政课堂走向红色舞台,赵梓名真正做到了歌为心而声,歌为情而动。

18音乐表演1班金佳艺饰演的是“村民”,正如在无数普通人民群众的砥砺前行下,中国革命赢得胜利一般,一个小人物的细节化表演也能打动人心,平凡的角色也能在剧目创作中创造辉煌。

目前,音乐学院“创排演”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已成立,在全院着力打造的“一系一品”课程思政建设氛围中,《剧目排练》课程已在2020年入选校级思政示范课程,2020年底该课程已顺利完成了首场“红色咏叹”课程汇报演出,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创排演”一体的思政课堂正在永不停息地前行!

国际文化传播学院

田方:用英语描绘真实立体的中国

“The microphone is the link between me and my country,and I want to use my expertise to narrate China’s stories……”

这里是2021“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决赛现场,此时20英汉双播专业的学生杨泞如正在围绕“Red Star Over China”这一主题,用英语直抒“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信念、筑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格局。

作为指导教师,国际文化传播学院的田方老师正在一旁默默注视着她。今年是田方老师指导学生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的第十个年头,由她负责的《英语演讲与口语传播》课程获得省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特等奖。基于该课程的英语演讲竞赛团队已形成 “导师制”的第二课堂演讲竞赛培训机制。多年来,团队培养了21名国家级和33名省部级学科竞赛获奖者。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除了在日常课堂中扎实夯实技能基础之外,同学们也会走出校门,将当地思政类博物馆作为实景教学课堂进行学习。大家身临其境、用心体会,将心中所想、笔中所写流畅地转化为口中所讲。

2021年6月,田方老师带着学生们来到五四宪法历史资料纪念馆进行实景教学,引导大家结合第一部宪法制定的过程掌握说明型演讲的理论技巧。学生以“我来介绍... ”为演讲主题,对相关史实进行复述,不仅提升了自己精准解读的能力,更让大家在内心坚定了法治中国信念和制度自信。

从“中国的国际视野”到“我的2049”,通过讲述紧跟时代脉搏的演讲主题,参赛学生在提升演讲技能的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在2013年“外研社”国赛中,戴铠亦同学借畅想孔子与苏格拉底两位哲学大师的相遇来展示东西方文化的思想碰撞与交流,倡导美美与共的跨文化交流,获得了评委们欣赏,夺得高分。

“理论+实践、语言+信念”是《英语演讲与口语传播》这门课程离不开的两个加法。课程坚守“英语沟通”的本色,打好“民族自信”的底色,提高“国际传播”的成色,积极培养能讲好中国故事的年轻“思享家”们。相信在未来,这群优秀的“思享家”会站在国际舞台上,用中国人才的智慧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用中国人才的话语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新学期 新气象

跨界融合 多元碰撞

浙里的课程就是这样精彩无限

让我们为他们

1

2

3

4

百年恰是风华茂,学习党史正当时。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官微推出"学习党史"专栏,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系列重要论述,引导浙传师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进一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不懈奋斗。

—— 浙江传媒学院官微出品 ——

文 | 彭珊 蒋笑颜

图 | 本人提供

编辑 | 周琳 郭晨曦

责编 | 高洁

责审 | 何丽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英语培训哪个机构好?怎么选择英语培训机构-新世界英语网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