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启蒙初期的这4个坑,千万别踩!
最大的坏处,就是孩子不喜欢,或者根本读不出来。我们遇到过不止一个案例。孩子因为要不要跟读、读多少的问题,跟家长闹得像仇人一样,再也不肯继续学英语了。 第二个坏处是不
最大的坏处,就是孩子不喜欢,或者根本读不出来。我们遇到过不止一个案例。孩子因为要不要跟读、读多少的问题,跟家长闹得像仇人一样,再也不肯继续学英语了。
第二个坏处是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耽误时间。听故事就一会儿,跟读至少要花比听故事多2-3倍的时间。
读不顺时,家长又非要孩子重读,磨磨蹭蹭半小时过去,一本书还没读完。本来可以用来听好几个故事的时间,就这么浪费掉了。
先从听开始,这是语言的底层逻辑。大人孩子都一样。哪怕是学校英语老师,但凡有经验,也都会告诉你,学英语,一开始先大量听。不会有人告诉你,一开始先大量读的。
启蒙初期,一开始要做的是听,而且一定要大量听。听够了,孩子的听力词汇积累很多了,再说读的事情。
第二个坑:过早学自然拼读
第二个家长最经常踩的坑就是,一上来就让孩子学习自然拼读。
“自然拼读”这4个字,在各种大力宣传下,简直深入人心。做英语启蒙的家长,有可能不知道语言习得是什么,输入、输出是什么,但是没有不知道自然拼读的。
很多家长误以为只要学会自然拼读,孩子就学会阅读了。但是,太早学自然拼读最大的害处,就是过早进入文字的认读,不仅忽略了语言的听说部分,还把孩子培养成虚假的阅读者。
要想知道为什么不能太早学自然拼读,我们就要看看自然拼读能干什么,能带来什么。自然拼读教的是从单词从形到音的转化,而并不负责教意思。所以,只学拼读,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真正的阅读,是要让孩子看到词汇,能够反应出单词的意思才行。比如,看到cat,反应出这个词念[kt],知道了发音,并知道意思是猫,这才是完成了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
第三个坑:考孩子单词意思
启蒙初期的第三个坑,就是家长一定要去考孩子,说出单词或句子的意思。孩子听过故事之后,拎出单词和句子,孩子能说出来,才算理解。否则,就得再听一遍。
家长们可能觉得:如果不说意思,我怎么知道孩子有没有听懂?但是启蒙初期的孩子,是做不到直接把英文翻译成中文的。
所以,当你把故事中间的单词单独拎出来问孩子时,孩子很大可能会说不出来,或者说错。但是,随着孩子听的量越来越大,这种不准确就会变得越来越准确。
如果,一定需要确认孩子是否听懂,也不要单独抽词来考孩子,而是要整体问孩子,比如说,问孩子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孩子知道就可以。
第四个坑:滥用“磨耳朵”
第四个,启蒙初期家长容易犯的错误,是对于“磨耳朵”的滥用。
因为一说磨,家长们就认为,只要找一堆听力材料给孩子使劲听,听到把耳朵磨出茧子的地步,孩子的英语就没问题了。
是,启蒙初期的听,的确非常重要,但是“磨耳朵”这三个字,忽略了“可理解”这个前提,以及家长的陪伴、孩子的个性。
很多人推荐的“磨耳朵”方法,看上去极易操作,只需按照一个固定的书单,一本书听三遍,今天听两本书,明天听两本书,滚动听下去,孩子就可以听成英文小达人了。
问题是,孩子又不是机器,并不是你给一堆音频,他就愿意听、能听懂,然后突飞猛进。很多时候,启蒙初期的孩子,甚至不接受听英文音频,因为是陌生语言,还听不懂。
所谓的“磨耳朵”,也就是听力输入阶段的时候,家长最需要做的是:第一,选择合适的、可理解的材料,第二,进行亲子陪伴和亲子互动。
比如,一起亲子阅读,给孩子指着图,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解释故事内容;选择的图书,孩子不喜欢或者觉得难了,就先放一边,从简单的书开始……这些对孩子的观察,家长需要付出的心力,不是“磨耳朵”三个字就能概括的。
说到“磨耳朵”,就不得不提另一个,我们也非常反对的做法,那就是“刷分级”,尤其是刷Raz。家长们对Raz-kids的迷信,跟对自然拼读的迷信不相上下。不少人宣称只要跟完这一套,孩子的英文就没问题了。
其实想想看,“磨”、“刷”,一点亲子陪伴、阅读的美感都没有。这样的字眼都是把孩子当成流水线上的产品。给我们的错觉就是,只要按照固定模式去做,孩子就一定能成才。
孩子是灵动鲜活的人啊,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一样。家长最需要做的不是像流水线工人一样打磨这些零件,而是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
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孩子的绘本和分级,读给他们听,耐心地陪伴引导。这样,孩子才会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成为热爱阅读的人。而不是好不容易会读了,没有家长督促,从来不会翻看英文书。
最后,大家可以关注瑞尔悦读成长中心公众号,愿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上不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