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学期末不再考英语,本是利好政策,为何引来众人非议
中小学生是既期待暑假、寒假这样长时间的假期,也是害怕假期的到来。期待莫非是可以不用每天早起上学,可以尽情地在家玩耍。而害怕的原因主要是有期中、期末考试,考得好假期
中小学生是既期待暑假、寒假这样长时间的假期,也是害怕假期的到来。期待莫非是可以不用每天早起上学,可以尽情地在家玩耍。而害怕的原因主要是有期中、期末考试,考得好假期就快乐,考得不好,不仅会又一顿批,假期补课也是少不了。
其实孩子们上初中后课程学业才逐渐增重,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科目也不是很多,刚上小学的孩子们甚至只需要学习语文和数学就行。即使是到五六年级,孩子们也主要是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门主要科目。
不过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到处都在“内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绝大多数家长持有的教育理念。在这种内卷式拼娃理念下,不仅父母压力大,孩子更是小小年纪就苦不堪言,考试拿满分成为学习的第一目标。这个时候,教育部出台政策了。
上海小学期末不再考英语,本是利好政策,为何引来众人非议。
响应国家“双减”政策,上海市出台了新规定,目的就是为了给现在的孩子减轻学习压力。
上海市小学取消期中考试或考查;小学一、二年级可以进行期末考查;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的期末仅进行语文和数学考试,其他科目以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查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这项新规定出台后,不出意外地引起了强烈的讨论,这其中既有表达赞同的声音,当然也有质疑的声音。本来是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以为这样的政策会有一片叫好声,让人意外的是质疑的声音多于赞同的声音。
大家到底怎么看待新政策:
1、支持方这样认为
这样“减负”的政策出台实在是太及时了,现如今社会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在这种情形下的孩子们已经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了。因为上学课程多,每天放学回家有写不完的作业,而且假期也是被各种补习班充斥着,孩子们真的不快乐。
在这些家长们看来,小学就开始学英语好像没有什么必要,刚上小学的孩子连汉字都不认识几个,反而还得学习英文。如果期末考试把英语这个科目取消了,没有考试的压力,学习任务自然而然会减少不少,那么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也会随之减轻。
2、反对方这样认为
在这项政策下,赞同的声音最终还是被反对的声音所淹没,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这项减负政策看似在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但是非常不适合当今这个快速发展并竞争过于激烈的社会了。这项利好政策背后其实是一种学习倒退。
语文、数学和英语向来就是学生们学习的三大主要科目,现在取消期末对英语的考查,无非就是降低对英语的重视度。有人说,中国人就应该好好学习本国语言,不能本末倒置,把英语和语文平齐甚至高于语文。
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苟同这种行为。中国走向世界,越来越国际化,用国家化语言—英语去展示自己是必不可少的,多会一门语言也意味着多一项技能。
而且我们回过头来看这项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五年级以下的学生,其实涉及的范围还是蛮大的。
有钱的家庭不管学校政策如何变化他们都会有相应的策略来对应,学校取消对英语的考试,家长可以在家开小灶,自己严格要求孩子。但哪些普通家庭的孩子呢?如果没有义务教育的鞭策,有没有外来的力量辅助,长久下来必然会形成两极化的现象。
3、家长和学生们应该如何应对考试新变化
考试其实是对学习情况的一种最直观的检测,如果没有这种可以直观检测孩子学习进度的标准,不仅家长无法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学生也是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好。那么小升初考试就好像是在开盲盒,家长和学生都无法提前预估。
虽然考试是被取消了,但是现实存在的竞争压力并没有因此减轻。不管是家长还是先学生都不能因此放松警惕,分数依旧是极其重要的。不管在什么时候,想要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努力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总结:
考试、分数只是检测学习进度的一种方式罢了,没有这种外在的压力,学生们也可以放松身心全力学习。
不为了考试而学习,而且为了学习知识提升自己而努力,老师们也能不为了分数而教学。
这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弱化应试教育的目的性,在追求高分时更应该重视获取知识本身。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样的政策肯定是大有裨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