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英语转型课程——顶石目标英文成长课
一 大学英语创新教学背景 大学英语创新教学背景 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进行多年,在整个教学生态的多个环节进行改革,例如教材的网络与信息化改革、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例如混
一 大学英语创新教学背景
大学英语创新教学背景
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进行多年,在整个教学生态的多个环节进行改革,例如教材的网络与信息化改革、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例如混合课堂、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课程进程模式的改革,例如PBL教学、OBE教学、POA教学等。通过CITESPACE进行中国知网对于高校创新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如图所示,高校英语课程主要专注在应用型、通识教育、需求分析、学术英语、ESP课程等方面。而本课程通过生态思维角度来去创新课程的生态各个环节,并用“目标”管理进行核心把控多项维度与创新要素,专注于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在此高校英语创新教学方面少有人尝试与实践的地方。
大学英语创新教学研究CNKI知识图谱
顶石目标英文成长课目的与核心
本课程大学英语的创新转型课程。课程应用于大一大二学生的英语教学,传统大学英语课程主要关注的是语言的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词汇、语法的能力,而着眼于现今社会发展,单单语言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对于人的整体成长贡献力度不大,满足不了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终身学习者并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本课着眼于培养适合当今能力需求与未来需求的人才为导向,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从整体教学生态环境的改革,打造从底层到表层的多维度培养创新课程——顶石目标英文成长课。其目的就是通过表层的语言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同时在培养学生逻辑等多项思维上,进行了生态思维的融入,从课程的安排、流程、内容材料、评价等多个环节来提高学生深层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学习技巧、学习习惯、同理心与多思维、底层爱心与动力等。
课程通过核心主题“目标”,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语言课程,帮助学生在多个维度实现成长,课程转型为跨学科“全程育人”的多维度混合教学课程。课程在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爱心”的健全人格、“成功”素质,真正激发学生“内生原动力”来进行个性化目标管理。这对于培养终生学习人才、跨学科人才培养、突破学校有限资源等方面有一定的新进步。
课程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借鉴美国高校联盟协会评选的十大最有效课程中的“顶石课程”,顶石课程(capstone course)是在美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中发展起来的一门课程,其以体验式教学、团队协作式课程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多元化考核评估的课程实施方式,在整合学生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及促进学校教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顶石”是建筑学的术语,指在建造拱桥、拱廊等过程中,为增强整体结构力而在建筑物顶端架设的石头,完成了这块石头的搭建,建筑工程才算顺利完工。该词引申到教育领域,意指本科生教育最后阶段所开设的这门课程,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在本科期间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力”。美国学者罗伯特·杜勒尔给出的“顶石课程是处于大学本科课程终端,以将片段化知识整合成一个整体为目标的‘皇冠式’课程或学习经历,此为本科生提供一种过程:回顾和理解本科期间的课程学习经历,并在这种经历上向前展望生活”。所以课程从整体理论、程序、目的、框架等方面都是遵循此架构基础,理论同样是基于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的能力。在程序上从接受、联系、反思、提炼、建设,围绕着目标,接受新方法新案例等方式,联系实际生活与自我,反思实现目标的问题所说在、提炼改善的计划促使目标达成,最后实践计划进行目标建设。目的是通过英语学习有效的整合从语言、思维、表达沟通学习方法、自我管理、自学能力、自我管理等多方面知识技能,所有的培养核心点都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目标,为未来做好准备。培养框架上从知识、参与、品质和能力4个框架上进行强化,在知识层面上成体系的构建与成长有关的知识体系内容,课程线上线下的各种学习互动都是强化每个学生的参与,特别是成长贡献,在品质的培养上面着重是自我管理与习惯培养终身学习者,在能力上不仅关注人才的底层基本能力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未来能力。本课程创新于顶石课程的特色地方在于课程并不是安排在大四的毕业阶段,而是在学生大一大二为建立“顶石”跨学科综合解决问题能力铺垫打好基础,“以始为终,以终为始”通过终点来设计起点的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方案,更确切的说是顶石的前阶课程,为临近毕业的顶石课程打好基础。
顶石目标英文成长课设计基础
二 课程特色
顶石目标英文成长课是从多个维度进行创新,核心就是帮助学生实现“目标”,创新维度包括以下方面:1. 教学目标的创新 2. 教学资源的创新 3. 教学模式的创新 4. 教学评价的创新 5. 教学环境的创新 6. 教学思政环节的创新 7. 教学学生管理的创新。虽然创新的环节在整体教学生态当中几乎均有体现,但是课程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不会因为创新的环节多而乱,因为所有的创新设计都是为一个核心服务,那就是帮助学生实现成长“目标”,以此为出发点,从技术、模式、环境、内容、互动、评价等各个环节,帮助实现学生“目标”而创新。
教学设计生态图创新环节
教学目标的创新
和以往的教学目标,例如提高学生技能,提高学生各个能力不同的地方是本课程不仅注重能力培养,更注重的是成长成功的核心要素的培养,根据成功721法则,70%的能力提升来自于工作实践,20%的提升来自于人际关系,10%来自于学习。所以课程最具有突破性理念的地方就是不再把学校看成知识学习和储备、培养能力的地方,也不是模拟仿真教学的地方,而是“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直接运用到有益于学生自己的真实生活中,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做”的成长。这也是根据BLOOM学习的最高层次来进行学科的深度学习培养模式。而核心的目标分成多个维度的目标辅助实现,维度的选择是综合了本课程的特点和生涯理论工具“生命之花平衡轮”来去设计维度目标,在此选择6大维度,包括英语、专业、社会实践、人脉、健康和道德。通过外研社《全新版大学英语》和《视听说教程》重组相关主题文章,进行传统化学习英语,提高听说读写译的同时,增加每个维度主题教学的深度学习实践,帮助学生从学习文章、语言技能,上升到如何去规划、去“做”去实践、去实现目标的深度学习,最重要的是学后不是间接的对学生有好效果,而是直接产出成长效果,这是本课程最大的特点之一,让学生学习精力资源有效利用,对自我、家庭、社会直接产生益处。
教学目标创新:成长6大维度目标实现
教学资源的创新
线上学习传统教材,包括外研社的4本《全新版大学英语》和《视听说教程》,从基础上保证了英语课程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本质特征,所进行创新教学的实践并不会有明显巨大的改变让学生不容易过渡,学生还是继续学习传统课程的知识,但是本课程在教学资源的生态系统上进行了全新的规划,以往的每次英语学习吸收与产出都是模拟的练习,与生活真正成长相关度不大,最多是有一点关系,但是不会有实质性的成长效果产出,一切都是停留在学与练的阶段,但是本课程体系化的把所学的资料都绑定在学生真实成长的目标主题上,包括线下导入、线下课文学习、线下主题互动材料、线上资料学习、线上作业与参考资料,都是一体化的以每个主题目标为核心,通过语言的学习,促成学和僧多维度成长。
另外,学习资料的创新部分,采取的并不是静态模式,而是动态的更新更近,资源包括最新报告、视频、网上课程学习报告等多方面,并且资源并不是只限于教师设计者本身,而是班级所有成员都是资源的贡献者,这就打破了原有教材内容更新慢,内容不感兴趣,内容不匹配学生的很多弊端,学生是内容资源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学生在学习英语这个主题上面主动贡献TED感兴趣的视频资源、华盛顿邮报、英语流利说APP等方面相关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资源,互相分享英语学习心得等,课程的学习资源不再是固定不变,而是动态变化,弱化师生角色,更像是企业的团队关系,促进整体项目的完成与个人的成长。
教学模式的创新
本课程不会局限于一种创新教学,而是根据主题与课程目标,制定适合当堂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集中在以上几种创新教学模式上,例如PBL教学、 CBL教学、POA教学、对分课堂、BOPPPS教学,对于英语学习,第一节主题课程需要用对分课堂来增加传统课程比重,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对于目标总结,进行PBL项目教学,进行团队合作完成主题项目;对于英语学习难点,需要用到BOPPPS教学模式,把教、学、练、测、评等多个环节不断强化学习的新知识点。另外,课程不仅单单独用一种教学模式,有的时候在PBL教学的同时还结合游戏教学,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单词能力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另外在课文思路分析方面,在运用对分课堂的同时也结合了让思维可见。使用不同教学法的核心就在于课程的目标,根据维度主题,每个主题都包括以下环节:明确目标、指定目标、执行目标和达成目标,根据主题的课程目标而制定相应适合的教学模式。在此本课程借鉴英国开放大学《创新教学报告》,更多的适合的创新教学法如下图所示。
2019版《创新教学报告》十大教学法
教学评价的创新
课程评价有两大创新点,第一,借鉴企业在给员工分配任务制定目标运用的是目标管理评价机制中的360度环评,参与评价的维度越多,所得的分数就越趋于客观。所以课程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如下图,左图是自我目标实现成果自我阐述,学生互评。右图是学习成果具体1个月所做事情文字展示,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手机端成果评价、蓝墨云线上表现评价、作业评价等。通过目标管理,运用企业目标评价方式嵌入课程当中,科学的得出学生的表现成果。第二,课程评价维度一方面看测试成绩,另一方面更重视和自己成长幅度的对比,例如,英语语法分数较上一次有10分以上的明显提高,还有赋予加分系数0.1,所以不管是优秀的学生还是中等学生更看中的是自己的努力程度和改善程度,由此保证班级每个同学都有各个方面的变化与成长。
学生互相评价成长目标成果
教学环境的创新
在教学环境的创新方面,不仅仅突破课程以外进行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并且课程真正突破了校园,到达不仅仅是虚拟世界的互联网知识,而是线下实体自我的生活的改变、社会的参与,这是课程的独特创新之处。例如在目标主题中的社会实践这个环节,本班的英文简历里面的专业经历3个班级97%以上的同学都有相关专业工作经验,公益活动参与率93%,社会实践与奖励95%以上的同学都获得相关经历或证书,97%以上同学具有相关的技能证书,所以虽然仅仅只是一门英语课程,但是通过“目标”为核心,对于学生现实生活中具有真实的效果,环境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校企合作,而是学生真正在社会上的实践,学习环境真正是“实战演练”,真正做到了“学中做,做中学”。
学生简历成果等项目统计数据
教学思政环节的创新
思政环节的创新通过嵌入与融入的2种方式进入课程当中,嵌入主要使用的道德经的显性教学方式,融入思政主要采取的是成长思维贯穿课程始终。在设立总目标的时候,需要思政环节的助力,在开学第一次课程,曾经统计学生的目标情况,结果显示82.3%的同学没有明确的目标,另外有明确目标的同学大多数的目标都停留在为自己与家庭上的贡献,而对于社会和国家把此作为目标的人数较少,这就是为何高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核心原因,就是没有使命感造成的,课程从嵌入的角度融入了道德经学习,学生分享彼此学习道德经和亲身经历的心得体会,并真正体会到了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小我的真正之道,通过嵌入道德经学习后,建立课程文化环境,再从各个故事、案例、等多因素不断强化目标远大,为国为民的中的课程文化融入。另外课程还结合《2018年美国教育趋势》最关注的20个教育发展趋势中的排名第一的成长型思维,从脑科学的角度进行学生思政建设,从学生对话、学生自我认知、师生成长等方面来矫正思维,让大脑更健康发展,不自我设限,拔高学生目标与梦想,强化学生使命感。
道德经教学环节嵌入课程展示
教学学生管理的创新
在教学管理方面实行个性化管理方式,从个性特点、区别任务、一对一学习思维测量与对话、项目个性化制定、评价个性化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管理,“心近火传”,不管任何教学,不管有多先进创新,最为核心的是要想让学生真正打开心灵接受新知识新成长,第一步骤就是要打开学生的心灵,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爱”与“负责”,教师应该真正深入学生每个人,了解每个学生学习特点、个性爱好、思维类型、梦想等方面才能综合的“学习”学生,由此才能使得学生真正认可课程,打开心灵的自由学习。在此方面是课后教师需要做的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从“备课”变成“备学生”+“备课”。
顶石目标英文成长课个性化学生管理统计表
这是本课程整体生态各个环节的构建,从“目标”为核心,“顶石”课程为设计基础,以英语学习为教学工具,以思政元素纳入为课程核心动力,结合互联网与最新科学知识成长体系动态流动,在学习提高英语学习的同时,从底层辅助学生多维度目标制定的人生成长课程。
顶石目标英文成长课整体设计框架图
三、反馈效果与成果
本课程从初始设计,历时4年,经历了5个阶段:
1.零零碎碎第一阶段:传统教学与网课资源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成绩,唤醒思维,第一阶段就是积累知识阶段。
2.自我毁灭第二阶段:传统教学与翻转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激发潜能,第二阶段就是用翻转形式把知识用合适高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阶段。
3.现学现卖第三阶段:混合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第三阶段就是如何把这些知识在翻转教学的同时强化学生吸收知识、运用知识,助力成长阶段。
4.阻塞抑郁第四阶段:混合教学与创新教学相结合,学生更易接受吸收知识,效率更高。第四阶段就是多种创新教学方式相融合运用去适合不同教学内容。
5.核心发力第五阶段:通过以“目标”为核心,用英语帮助学生在真实世界中成长,通过企业的科学化目标制定、细化、达成、评价等方式融入高校课程,拔高学生梦想,促其核心发力成长。
就课程成果对于学生方面主要体现在成长的6大维度:
1. 英语
虽然是创新课程,原有的英文阅读、单词、语法、习题、思辨训练、多维度思考、口语、写作、翻译、听力等各个事项还会继续强化训练,其中一部分转为线上教学,减少课上占比,培养自学能力与效率;另外,课上多增加同伴互学、小组竞赛等项目,增加学习动力与趣味性,最重要的是通过目标管理助力学生,通过制定目标、细化目标、执行目标、达到目标,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下图为学生的英语目标进度甘特图,每个月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总结与打分。期末问卷反馈中69%的同学找到高效学习英语的方式,91%的同学会继续保持目标管理自我英语学习的习惯,91%的同学表示英语技巧与方法有提高,实验班与普通班分数相差6.8分,学生90%表示主要在阅读和口语方面有了更多的提高。
英语目标进度考核甘特图
2. 专业
在专业学习方面,并不是英语涉及的范围,但是在自我建立知识宫殿体系,帮助学生目标规划专业知识方面是本课的另一大维度主题,通过7个人物法确定根据自我核心目标而总结出来的5大技能,并细化技能与知识的建设方案,课堂每个月进行同伴学习与360度环评总结,跟踪进度,因为班级为同一专业,彼此交流促进效果更好,同时还进行班级公开课堂展示未来人才需求与规划并进行如答记者问的辩证讨论,帮助同学更好的规划知识体系与技能体系,为就业与梦想实现奠定基础。例如因本课平行班只有5%的专业大赛报名率,实验班是87%的报名率,足见参与度的明显提升,学生对于学中做,做中学的意识提高。问卷反馈中学生84%同学反映对于专业学习有帮助,83%的同学表示所学的英语目标管理能力横向迁跃到其他领域学习。
3.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包括打工、实习、参观与目标相关展览、公益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此部分由英语主题文章导入,引入此主题,然后在课上进行案例学习与成功721法则学习,意识到社会实践“做”的重要性,然后课下进行线上资源教学,结合未来能力需求趋势与实践资源分享,进行课下“做”,课上进行口语展示与同伴学习,并且用目标管理来进行多维度打分,彼此互相促进学习,在此过程另一个重要教学要素,就是教师的共同引领与参与,教师同样需要成长,与学生一起分享社会实践心得,课堂内共同成长。问卷反馈中100%学生觉得社会实践重要,75%同学认为课程对于他们有帮助。简历书写统计,95%以上的同学都获得相关专业社会经历或证书,97%以上同学具有相关的技能证书,这对于仅仅大二学生较其他学生有较大优势,当今社会需要有经验的就业人员,这门课程让学生就业也有了很好的准备。
4. 人脉
学生人脉积累是很多高校并没有重视的问题,但是就业和生活,都是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相关,而人脉的积累应该从大一就开始,并且如何积累,找到圈层,如何维持人脉,开拓人脉,如何交流与合作,具有同理心,都是未来人才需要的重要技能。在此方面,通过目标管理,来去设定人脉目标,通过科学的学习人脉相关知识,“学中做,做中学”进行人脉的积累计划,此部分大多在课下进行,课上进行合作交流互评,小组活动等,进行人脉资源共享,互相促进。问卷反馈中84%的同学表示此课对于自我人脉拓展有帮助,100%的同学认识到结交他人所学的东西对自我的帮助大。
5. 健康
在10多年英语教学经验中,发现英语学习的动力,优秀与否和健康、运动有很大关系,来自于国外专家的John Ratey的研究数据表明,运动的人学习词汇比不运动的人增加20%的速度,所以课程还纳入了脑科学的用脑方法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包括学习英语是开拓大脑的另外一个空间,更能在未来灵活应对新事物与问题,英语背诵与巴洛克音乐的结合,保持脑波频率在一定区间内,更能促进单词学习,同时课程健康主题训练包括早起应用朗读打卡,锻炼大脑机能,每周3次左右运动,促进脑供血与胶质细胞生长,增加英语学习记忆能力等。同时,通过目标管理方法,进行有益于促进语言学习有益于大脑的饮食、体重、运动、形体等各方面计划,依据个人情况自我制定方案,之后课上进行阶段测量与评价。问卷反馈中84%的同学会继续保持课程建立的健康好习惯,84%的同学表示课程对于自我健康和运动有很大提升作用,75%的同学认为此课程对于自我健康和外形有很大改变。
6. 道德
课程的内生动力就是思政元素的纳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82.3%的同学没有明确梦想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内生动力问题,通过集中学习道德经(英文阅读,口语展示和讨论)来去增强“不敢为天下先”的意识,拔高梦想与目标,为更多的人服务,同时通过目标管理,每日道德梳理,来去反思自我提升自我,问卷反馈中92%的学生会继续保持课程里反思道德的好习惯,83%的学生表示此课对道德有很大改变,92%的学生认可此课对于自我道德完善的促进作用。
学生整体反馈如下:82%的学生表示学习英语习惯有很大改善,100%的同学对本课程满意,92%的学生认为在表达沟通和团队合作有明显提高,92%的学生学会运用成长思维和积极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75%的学生在个人管理能力有很明显提高,100%的学生学习到很多成长知识,100%的学生表示在成长上有明显的改善。
另外,本课程获得社会较大认可,课程环节内容被腾讯教育新闻、中文国际在线报道,获得第四届全国创新教学大赛奖,在子谦公众号平台发表创新教学文章一篇《高校英语老师的创新教学心路历程——以始为终、以终为始》、科大新闻关于本课程报道一篇《辽科大利剑出鞘,斩获国赛大奖》、在蓝墨云与超星教师培训平台分享此创新课程,题目分别为《大学英语创新探索——顶石目标英文成长课》、《大学英语创新课程中成长型思维思政的融入》,同时发表相关英语教学与个性化国际人才培养的国际期刊论文3篇,多次获得省、校级教改成果奖。
四 总结与展望
此创新课程是在7个维度的创新,这不是仅仅局限于一个环节,而是整体课程生态的各个环节创新,属于TPACK课程创新。TPACK是Technological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缩写,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由Koehler和Mishra在2005年于Shulman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基础上提出的。从2005年开始,国内外学者对TPACK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通过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对于TPACK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的TPACK能力是未来教师必备的能力。TPACK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单单只是一个TPACK框架的事情,而是教师、学习者、硬件环境、领导力等多方面,多维度的融合。本课程就是TAPCK的深入融合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课程设计。本课程在整体的对于学生英语学习、成长等各个方面都有了积极反馈,每个同学在6大维度都有了更高层度的提升与变化。在此与各个高校的英语课程设计进行互相分享学习。
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本课程设计者对于大学英语大学转型应对未来时代的发展有几点建议如下:
1. 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助力学生成长
课程从各个环节下手,更深入的从生态思维与未来思维研究TPACK的课程设计模式。主要核心点就是从技术知识TK,教学知识PK,内容知识CK三方面入手,来进行大学英语的课程创新。大学英语的每一篇课文都与成长、增长知识息息相关,所以,在深入学习方面可以继续深挖,从教——学——练——测——评延展到做——教——社会效益产出,不局限于学生角色、教室环境、校园范围等,真正做到世界即大学,成长即学习。
2. 英文课迈入跨学科模式助力学生成长
高校英语课程和大学语文多元的跨学科教学,英文在逻辑、语法结构、内容整体构架都与中文有很大区别,关键是通过学习英语,让学生深入了解西方人的思考方式与思维方式,并且进行中英文的哲学思维逻辑思维对比,拓展跨文化能力与同情能力,拓展思维多角度思考。另外,结合国学的知识与体系,与西方哲学进行学科交叉学习,英文课程从原有的表层能力拓展到更为深层能力,培养应对不断变化的未来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脑科学嵌入课程体系助力学生成长
脑科学与学习科学的运用,能更为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运用记忆、思维导图、音乐、运动、时间配给方式,更合理的安排课程,从更为深入的学生底层能力、科学方法辅助学生学习。在学习科学上边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学习技能树,通过英语课程,在听、说、读、写、译、背诵的各个方面锻炼,提升学生底层终身学习能力,为培养未来终身学习人才打好基础。
4. 以未来人才需求标准为导向助力学生成长
5. 教学模式借鉴国际学校,东西结合
现今,国内有很多的国际学校与国内学校合作办学,例如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这些学校的外语课程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因为他们结合了中西方教育的精华,并且非常落地的适应中国的教育环境,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互动活动、校际合作等各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同时设计课程要紧跟教育与科技的最新发展,例如Mitchel Resnick《终身幼儿园》的4P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未来学校》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发起人朱永新从学校形态到教师队伍,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从评价体系到教育制度,全部进行了反思与重构。
《学习的升级》的John Couch中通过技术进行终身学习,这些都是都是高校外语课程需要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总之,不管何种创新,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要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国际化人才,让学生真正成长成才,所以教师需要非常清晰的知道在教育改革环境中何种因素应变何种因素是“以不变应万变”,只有两者结合,才是大学英语创新的发展之路。